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美术学院深入推进“节日里的党史教育”

【来源:美术学院深入推进“节日里的党史教育” | 发布日期:2021-09-20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这个进程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尤其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文明交流互鉴更加频繁,更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奋勇前进的力量。

为更好地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效果,美术学院提出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抓住重大节日时间节点,深入推进“节日里的党史教育”,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自觉,汇聚实现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工作特色表现为,学习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的文化内涵,发觉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四个自信”,度过有意义的节日,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

以中秋节为例: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心理诉求,是华夏民族岁时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从上古时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变而来的敬月习俗,以及流传几千年的祭月之风,它实际上是华夏民族的“祭月之节”,这个节日保存着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的哲学思考,蕴含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

花好月圆之夜,就是亲人团圆之时。花好月圆的中秋节好比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平台,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变迁的折射,也是中国气派、中华韵味、华夏历史、民族范儿与人们的现代生活之间得一种有机契合,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

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理解,就能从程式的过节方式中解放出来,让传统中秋节日真正参与到我们的当代生活之中,赋予中秋节新的内涵,中秋节就不仅仅是一个吃喝游乐的“月饼节”,“聚会节”,而是满载着中华民族美好梦想的情感共鸣,从中就能体会到中国人过中秋节的快乐与价值,使古老的中秋节释放出巨大的光彩。